云南在湖濱帶生態修復、河塘庫濕地集成等領域獲重要突破

                        分享到:

                        云南在湖濱帶生態修復、河塘庫濕地集成等領域獲重要突破

                        2023年05月09日 14: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云南在湖濱帶生態修復、河塘庫濕地集成等領域獲重要突破
                        圖為發布會現場。 韓帥南 攝

                          中新網昆明5月9日電(記者 韓帥南)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9日在昆明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該研究院積累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近30年數十萬個水環境特征數據,集成了流域污染負荷調查和高精度水環境模擬技術,在湖濱帶生態修復、河塘庫濕地集成、汛期污染綜合防控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是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創建于1976年,目前全院科研隊伍已達280余人。“十二五”至今,該院共完成2000余個各類環境科技項目,先后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11項,國家專利授權100余項,發表論文600余篇,出版專著30余部,覆蓋眾多環境領域。

                          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陳異暉在發布會上介紹,在高原湖泊保護治理領域,該院獲得國家級、省級科技進步獎6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18項,在滇池、撫仙湖、陽宗海、異龍湖等湖濱帶形成了上萬畝規模化生態修復應用。連續支撐三個五年規劃九湖污染治理頂層設計,形成了百余項“湖泊革命”攻堅的決策支撐成果。

                          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領域,該院開發了適用于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技術體系并在九湖流域試點,支撐了赤水河流域云貴川跨省橫向生態補償,為全國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實踐提供了樣板案例,形成的系列專報、建議獲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領導肯定性批示5篇,成果榮獲“云南省社會科學獎一等獎”。

                          在“雙碳”研究領域,該院作為全省最早開展低碳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承擔了亞洲開發銀行在國內第一個省級低碳項目,實施了8個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CDM)贈款項目和數十項省級低碳和氣候變化重要項目,配合起草了云南省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文件。

                          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該院搭建了光化學網格模型預測平臺,成功運用于楚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6個產業園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大氣預測。綜合運用衛星遙感、走航和組份監測等技術手段,支撐西雙版納州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環境空氣優良率提升了4.5個百分點,PM2.5濃度下降30%。

                          當日,陳異暉還介紹了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態環境規劃領域、生態環境智慧治理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完)

                        【編輯:張子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手机免费天天看高清电影,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福利国产秒拍